书风激荡,人品峥嵘 -----观“高二适书法精品展”有感
2013年9月27日,“纪念高二适诞辰110周年书法精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拉开帷幕,书法界、文化界人士及数百名市民慕名前来一睹这位集诗人、学者、书法家多重身份于一体的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二百余件作品被合理的悬挂于三个展厅内,迎接着人们观摩审视,惊讶赞许的目光。
谈及当代书坛就不能不提到高二适先生,他博览群书,对书法及其痴迷,精通各类书体,尤以草书闻名于世,其草书将章草、今草、狂草融为一体,自成一家,字里行间既有高古的品格,又有奔腾激荡的气势,状若游龙,气势如虹,笔划细微时如千丝万缕,粗重之处能力透纸背!不少书法家点评其作品“无一字不好,无一笔不好。”“看他的草书,才真正感觉到那笔锋在纸上奔突的力度。”高二适先生一生治学勤奋,研究不辍,因而在他的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这次所展作品中多有他当时所写的研究笔记与学习心得,他的老师章士钊曾称赞他学问“寝馈功深”,“史实研究”“无漏洞可塞”,并赋诗曰:“天下一高吾许汝”。高二适先生费尽心血,十年磨一剑,终写成书法研究著作《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此书探寻隶、草的演变,纠正了前人研究中的错误,填补了我国文字学和书法四的一段空白,是高二适先生从书法实践到书法理论的完美升华。此次展览中即有关于急就章考证的手札,透过这些布满圈点的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书海中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着。
展览作品中最引人入胜,也是引起社会最多关注的便是由南京求雨山高二适纪念馆提供的高二适《<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一稿,此件作品被有关部门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其艺术价值、学术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举例来说,在2011年北京九歌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高二适先生关于《兰亭论辩》的一封信札手卷就以1380万元的价格成交,因而这件文稿的展出又再次掀起关于兰亭论辩的风云,将我们带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
关于《兰亭序》的真伪论辩,古已有之。在1965年郭沫若先生根据考古挖掘,断言《兰亭序》帖是由后人依托,实为伪作。该论断一出,不少人随之附和,此时的中国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这样复杂的政治环境与社会环境中,面对泰斗级的专家,时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的高二适,秉持着“吾素不乐随人俯仰作计”的品性,以螳臂当车的勇气挑战权威,撰文对郭的观点进行反驳,这场争辩受到毛泽东的重视与支持,成为近代书法史上的重大事件,被载入史册。驳议文的内容充实,引经据典,条理清晰,文中涉及大量史学文学资料,深入严谨,令人叹服其学问之深,高二适先生所著此文,通篇的书法艺术之美引人入胜,学术内涵之深令人折服,更难得的是他刚直率性,明辨执着的人文品格发人深省。
正如开幕式上言恭达先生所说:“当代书坛要树立高老敢于说真话、敢于挑战权威的学术品格,要具有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担当,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书法批评环境。”这场笔墨官司已经过去半个世纪,然则我们仍能从这幅长卷中读出当时论战的激烈和高二适先生求真务实的决心。
时间如白驹过隙,沧海桑田之间先生已诞辰110年,离开我们也近40年,但是他的艺术成就与人文品格犹如繁星在艺术的天空中闪耀,亦如明灯为我国书法事业的发展照亮前进之路。
名人馆(韩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