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求雨山概况
馆主生平
四馆介绍
馆容馆貌
机构设置
大事记
新闻中心
纪念馆动态
业界新闻
通知公告
展览
展览预告
展览档案
“草圣故里情”——宁台名家书法邀请展
申请办展
学术动态
林散之奖专题
金陵四家研究
在线视频资料
金陵论坛
年度工作报告
线上展厅
林散之馆藏品
胡小石馆藏品
高二适馆藏品
萧娴馆藏品
林散之馆碑廊
高二适馆碑廊
萧娴馆刻石
公共服务
入馆需知
电子地图
交通指南
联系我们
参观预约
求雨山书画院
书画院简介
书画家资料
张志耀
侯世藻
鞠 慧
林丽丹
白鹤
陈晓红
贾理新
张厚全
李季
黄少林
徐丽娜
展览档案
“草圣故里情”——宁台名家书法邀请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
>
展览档案
>
林散之纪念馆书法碑廊作品欣赏(四)
林散之纪念馆书法碑廊作品欣赏(四)
发布时间:2020-05-21 点击数:4703
本期推出的是林散之纪念馆书法碑廊作品——《古银杏行》。
这首《古银杏行》自作长诗,是林老1951年偕好友到浦口汤泉惠济寺游览,对这三株古银杏树虽历经磨难,仍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长诗。相传那三株古银杏是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在那儿读书时亲手栽种的
,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这幅书法作品是林老七十年代后期的行书作品,堪称诗书俱佳的代表作。整幅作品连同诗文并序共有521字,是馆藏字数最多的一幅作品。该作品用笔沉着稳重,结构松而不散,虽然篇幅大字数多,书写过程也比较长,但通篇下来神完气足,毫无倦怠之笔,整幅作品并不体现强烈的干湿对比,而是表现了一种凝重滋润的美感。
下面就请跟随小编一起来欣赏吧!
林散之书法碑廊作品《古银杏行》
林散之书法碑廊作品《古银杏行》局部(一)
林
散之书法碑廊作品《古银杏行》局部(二)
林散之书法碑廊作品《古银杏行》局部(三)
释文
:
(并序:五一年秋,偕友由狮子林至汤泉惠济寺访所谓银杏者,树凡三本,大可十二人围,小亦七八人围,相传南唐时物,或曰北宋物也。爰钩其约略,并记长句。)
汤泉镇阴惠济寺,中有银杏希世瑞。于寺东隅奇生一,于寺西陬偶生二。长者巍巍伯氏行,仲者雍穆拱名次。修容叔氏更奇特,岸然离立耸孤志。怒枝高亚力撑天,繁荫苾勃香罗地。肉死皮皴蚀冻雨,乳垂子落滴寒翠。荒渺幽迥忘岁年,生不唐代定宋季。可怜莘老与熙载,不能详此入碑记。(宋时孙莘老、秦观、韩熙载游处其间,碑志漫漶,不可识辨矣。)忆昔寺蒙恩宠赐,昭明游息之所寄。良夜几闻读书声,芳园时发春草思。星移世易人物换,独余老木煦生意。千年俄倾真如醉,邯郸惊醒卢生睡。樗散幸为无用才,斧斤乃不遭妒嫉。古干人谁三代器,破瓦心惊九朝事。黄蒿芃芃跳狐狸,青燐隐隐号魑魅。菀枯空作身世悲,兴亡几下山河泪。前之览者知凡几,后之览者又将至。我今对树发长叹,苦留怀古几行字。
时公元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卄日,邑人林散耳书于南京寓楼。
(惠济寺银杏为国内数千百年古木,老干霜皮,参天覆地,枒杈盘曲,怪怪奇奇,仰观遐瞩,噫吁惊讶,坐卧其下,令人忘返。原为三株互相倚伏,不可分离,于“四人帮”时代无人管理,复遭破坏,仅存其二。现由江浦县党委和汤泉公社大力修复,巍巍峨峨,已旧貌变新颜矣。更拟改为汤泉公园,供人民游览。谓非新时代之幸福可乎。
谨将旧作《古银杏行》一首书存正,复记其梗概如此云。越日,聋叟识。)
钤印
:
古为今用 散之私印 散之信玺 江上老人 半残老人
四馆介绍
|
业界新闻
|
申请办展
|
联系我们
©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8022780号-1
您是本站的第 位来客
友情链接: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江苏省美术馆
江苏书法网
浦口区文化广电局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