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风从和州来——李秋水书画作品展
前 言
李秋水(1923—2019年)号半村、南濠老农,曾任安徽省书协名誉理事、林散之研究会副会长等。师从“当代草圣”林散之,其妻林荇若为林散之爱女,工诗文、擅书画,被誉为“新扬州八怪”之一。秋水先生出生贫寒,却矢志于学于教,束发便以教书为业、自学为道;弱冠更师从草圣,深得林老沾湿和器重,诗书画自有一味,成就斐然。其诗古韵文意畅然,直写怀抱,雅致清新,诗味隽永;其画秉承宾翁意法,精于墨彩、浑厚华滋、斑斓古艳;其书博采众家之长,浑穆奔放、清和峭拔、自成一家。
已亥岁末,先生仙逝。和县博物馆遴选了秋水先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各个历史时期所创作的书画作品数十帧,来到南京求雨山林散之纪念馆“示秋水”,以展先生的家国情怀,释读他艺术创作上的独到见解和对真善美的执着坚守。
浦口与和县一桥相牵,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由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与和县博物馆执行承办“风从和州来——李秋水书画作品展”,实现文化联姻,共融“长三角”,推动文旅工作高质量发展。
精 彩 抢 先 看
书法《自作词》
国画《梅竹图》
书法《自作诗》
国画《墨团团里墨团团》
书法《林散之诗》
国画《出峡图》
书法《小雨·长江》对联
李 秋 水 艺 术 年 表
李秋水,号半村、濠上人、南濠老农,曾用笔名伊为,系林散之女婿,曾任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林散之研究会副会长等。师从林散之,工诗、书、画,擅文史,被人们誉为“新扬州八怪”之一。
1923年,出生于和县。
1932年,随舅祖父偰实斋在私塾就读。
1938年,在家乡投塾授童。
1941年,随亲戚偰怀镭走向革命的道路。
1942年,拜林散之为师,此后,问道受业数十年。抗战胜利后,李秋水回到家乡边教书,边做地下工作。
1949年,与林散之二女儿林荇若结为伉俪。婚后,继续在和县老家教书。
20世纪50年代,开始涉足绘画艺术。
1981年,在和县图书馆手抄《历阳诗囿》并作序;同年,调任江苏省扬州市广陵书社古籍校编,期间,校编数千万字的《笔记小说大观》,校对《犬窝谭红》,并为其做序。
1984年,从广陵古籍刻印社退休后在扬州老年大学任书法教师多年。
1989年,为《中国书法》杂志撰文《墨水三千斛,青山一万重》。
1990年,撰文《林散之老人漫游记趣》纪念林散之先生逝世一周年。
1993年,李秋水、林荇若夫妇为林散之《江上诗存》再版校对。
1994年,林散之研究会成立,当选研究会副会长,并主编《林散之研究》第一辑。
1998年,为江苏古籍出版社《林散之书法选集》撰写前言。
2003年,任国家文物出版社出版《林散之书画集》副主编,并撰文《林散之先生的艺术历程》和编写《林散之年表》;同年4月,清代扬州画派研究会、扬州八怪纪念馆为李秋水、葛昕、李万才三人举办“三友书画展。”
2008年,为《纪念林散之先生诞辰110周年文集》撰文《拜师》。
2011年,将所作旧体诗文编录成《双清馆诗稿》。
2012年,广陵书社出版《李秋水山水画集》。
2014年,半枝梅文学社出版《李秋水诗词集》。
2016年,向和县图书馆捐赠图书55册,其中包括《笔记小说大观》35册,《美术丛书》20册;同年9月,与葛昕、李万才、熊百之在扬州个园举办“邗江四友书画展。”
2018年,在和县博物馆举办《浮云艺展——李秋水、林荇若捐赠书画作品展》,并向该馆捐赠书画作品。
2019年12月19日,在扬州溘然长逝。